摘要:居住证积分有多重要?关乎孩子的教育。上海居住证积分不足120分,非沪籍子女无法在上海参加中高考。
上海居住证积分不足120分,非沪籍子女无法在上海参加中高考,执意留在上海也只能报考三校生(中专、职校、技校),与其这样,还不如回老家参加正常的中高考。想必很多非沪籍家长都是这么想的,他们在没有及时办理居住证积分或者办理失败之后,选择了将自己的子女送回户籍地。
看起来,似乎比成为三校生要好,但那些会户籍地参加中高考的非沪籍子女,面对陌生的学校、陌生的老师、陌生的同学,甚至连所谓的老家,对他们而言,可能也是陌生的,这种情况下,孩子真的能定下心学习并参加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吗?
大多数孩子都不能。
案例
三年前,小爱14岁,是一名初二学生。6年前跟着父母来到上海,当时的她只有8岁。
上海比老家繁华的多,也许夜空中的星星不够明亮,但人间的灯火流光却更加炫目多彩。这6年,小爱虽然跟着爸爸妈妈在上海,但她没去过东方明珠,没去过上海外滩,也没去过迪士尼乐园,小爱只知道,上海很大、很美、很好,她感到幸福快乐。
在上海的学校,小爱也认识了新的朋友,有更喜欢的老师,学校里的设施无一不让小爱新奇。
小爱的成绩很好,小升初进了一所优质公办初中,但她是非沪籍子女,学校要求填写《就读承诺书》,说要是在她中考前,仍达不到积分要求,就不能再上海参加中考。
小爱第一次感受到了上海的恶意。
回家后,小爱听到爸爸妈妈商量办理居住证积分的事,小爱有点开心。但随着时间过去,看着爸爸妈妈越来越焦躁,小爱就知道,他们无法办理居住证积分。
小爱的爸爸妈妈都是大专学历,年龄也在43岁以下,但社保一直都是按照最低缴纳,还有不少月份断缴,积分连100分都达不到。
而工作的忙碌,让小爱的爸爸妈妈放弃了提升学历,也无法获取中级职称。
小爱升初二的前一个月,爸爸妈妈终于还是决定让小爱回户籍地参加中考,提前回去,好适应老家的学校环境。
初二,小爱是在老家学校度过的,她的父母则在陪伴她度过暑假之后回了上海,只剩下爷爷奶奶。
我成了留守儿童吗?小爱想。
陌生的环境,缺少父母的陪伴,再加上周围人无意中发出的疑问,“小爱,你怎么回来上学了?”更有甚者,心怀恶意者或者爱开玩笑的成年人,会说,“是不是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?”
小爱的成绩一落千丈,老师的诧异和同学的目光更让小爱如芒在背。
中考,小爱没有考上任何一所重点高中,她的父母感到失望至极。
小爱: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能继续在上海上学,为什么非沪籍子女无法在上海参加中高考?我想爸爸妈妈陪着我。
案例分析
离开熟悉又现代化的上海,去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地方上学,这是很多非沪籍子女的“命运”。
上海的教育资源是珍贵的,居住证积分就是一道标准线,跨过去才能享受这些资源。
居住证积分怎么获取?很多方式都可以获取积分,年龄、社保、学历、职称等等都可以,差别只在于以自己的条件能不能凑满120分。
本科学历+学士学位,可积90分,但时间至少需要2.5年,也就是说最少要在孩子升初中前开始准备,否则就很难积分。这还只是对大专学历的家长来说的,有些家长只上了高中,提升学历要从大专开始,花费的时间更多。也正因如此,才有不少家长选择了专本科一起上(专本套读)来节省时间,但这样提升的学历,积分是不认可的。
总之,时间很紧迫,如家长不及时准备办理居住证积分,那么孩子就会面临着小爱的情况。
很多家长当初把孩子接到上海上学,除了思念儿女,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看中了上海极高的升学率。上海的本科录取率80%以上,学生只需要保持自己的单科成绩在及格线以上,就OK。
这对家长来说,吸引力是很大的。但居住证积分不足120分,非沪籍子女无法在上海参加中高考,升学率再高也跟回户籍地的孩子没关系。
居住证积分不足120分,非沪籍孩子只能回户籍地中高考吗?上面说了,留在上海只能参加三校生考试,你没有积分你的孩子就只能回老家!
“万一孩子中考前,政策改了呢?”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与其等待政策改动,不如自己花费时间,付出努力,办理居住证积分。而且就算等到了政策改动,也不一定是往松了改,更大的可能是要求越发高。

居住证积分获取方式很多,可以先自己进行积分模拟计算,看自己适合哪个。
可能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居住证积分的重要性,也不知道非沪籍子女回户籍地上学会导致哪些结果,但请相信,任何结果都不如您老老实实办个居住证积分,让孩子在上海继续上学来得强!